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麒麟就是梅花鹿
麒麟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公兽为麒,母兽为麟,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2]
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亦作骐驎。汉许慎《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麟),牝麒也。”
历史
甲骨刻辞的“小臣墙刻辞”[3] 内容为战争“获白麟”的记录。[4] 麒麟最早的记载为《春秋经》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汉书·武帝纪》谓:“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晋书·武帝纪》说: “五年,春正月,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
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5],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6],并表示“吾道穷矣”[7]。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8],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参见《春秋》,《圣迹图》。
文化
因为孔子出生时,有麒麟显现,所以民间认为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说,也把杰出的儿童称为“麒麟儿”、“麟儿”。此后,民间慢慢出现“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子,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麒麟一称为龙之子,属龙族,瑞兽,与龙凤龟合称为四灵[9],因此麒麟图案常作为吉祥,仁爱之符号,被中国古代各朝朝政常常常采用。史载汉宣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绘功臣图像,以表嘉奖和向天下昭示其爱才之心。《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清朝时,武职官员一品的补子徽饰为麒麟。
“麟止”是指绝笔,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汉武帝至雍(今陕西凤翔)获白麟,一角而五趾[10],作《白麟之歌》[11],司马迁作《史记》于此处止笔。《史记·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12]
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送给未成年的儿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如名著《红楼梦》一书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写“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的麒麟不仅是史湘云的护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另黄梅戏《女驸马》中,一对玉麒麟也是代表爱情的见证。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受阻于女方父母的决定,女主人公交于男主人公一只玉麒麟,发誓“生生死死不变心,清风明月作见证,分开一对玉麒麟,这只麒麟交于你,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双人成对,散心两意天地不容”。等到双方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大喜之夜双方麒麟终于成对。
麒麟与长颈鹿
清代陈璋根据明代沈度原作瑞应麒麟图临摹而成的《榜葛剌进麒麟图》。原作描绘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孟加剌带来的长颈鹿。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东非,曾带两只东非进贡的长颈鹿回燕京,并认为这就是麒麟。[13]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来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绩。
当时索马里语中长颈鹿叫 giri,“麒麟”即作为 giri 的音译。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闽南语也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鹿”。
明朝时,外藩进贡长颈鹿,明人惊呼这就是麒麟。
长颈鹿符合麒麟的所有描述,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个长脖子,所以长颈鹿不可能是麒麟,但近似麒麟。
所以,梅花鹿才是麒麟。
梅花鹿符合麒麟的所有描述。
白鹿,古人称之为“白麟”。
圣王之世,和气熏蒸,出生一种麒麟仁兽,雄者为麒,雌者为麟。那麒麟行路的时候,他拣那地上没有生草的去处,没有生虫的所在,方才践了行走,不肯伤害了一茎一草之微,一物一虫之性。---醒世姻缘传
梅花鹿
左为雄鹿,古人称之为“麒”,右为雌鹿,古人称之为“麟”。
合称:“麒麟”。
凤凰就是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属: 锦鸡属 Chrysolophus
种: 红腹锦鸡 C. pictus
二名法
Chrysolophus pictus
(Linnaeus, 1758年)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彆雉(《尔雅》)、山鸡、采鸡。是中国的特有鸟种,但被引入至英国。
生态环境
本物种常活动于山地,不喜群居,夏季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于多石和险峻的山坡上,出没于生长在山坡上的矮树丛间,夜间喜寻找针叶林栖宿在树枝上;冬季山间食物缺少,红腹锦鸡不得不在白天结群前往平原地区的农田觅食,夜间则返回山间树上的栖息地。
分布地域[编辑]
红腹锦鸡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西部的青海西南部地区、甘肃和陕西南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及广西等地,本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据传陕西省宝鸡市的名字就得自本物种。
特征
雄性红腹锦鸡是色彩最为艳丽的一种雉类,相传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泰斗郑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标本馆看到红腹锦鸡的标本之后,为其美丽的外表所震惊从而下定决心返回中国从事鸟类学研究。雄性头顶冠羽金黄色,显柔和的丝绸光泽,冠羽较长但平顺地覆盖在后颈,并不形成凤头结构;颈侧和后颈覆盖着扇形的金红色羽毛,羽缘篮黑色,在颈部呈严密的覆瓦状排列,形成一条红底黑纹的“披肩”;颊部、喉部、胸部、腹部覆盖着鲜红色的羽毛,羽色均一;上背铜绿色,羽缘蓝黑色,严密地以覆瓦状排列;下背、腰及前部的部分尾上覆羽为与头顶相同的金黄色;但是金黄色的下背却经常被深蓝色的最内侧几枚飞羽和翅上覆羽所覆盖而不能看到,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羽岬的羽缘白色;尾羽长,中央尾羽两枚以黑色为基色具淡黄色色斑,外侧尾羽以淡黄色为基色,具较宽的黑色横纹。
红腹锦鸡(雄鸟)
古人称之为“凤”
红腹锦鸡(雌鸟)
古人称之为“凰”
雌雄合称“凤凰”。
雌性通体以灰褐色为基调,头顶、后侧颈、上背、腰侧、喉部、胸部、上腹部、两协部均具黑色横纹,自头顶至身体后部,基色由灰褐色逐渐过渡到比较深的褐色,头顶的黑色横纹甚幼细,眼后具银灰色耳羽,自头顶开始至身体后部黑色横斑逐渐变宽,至飞羽处黑色横斑基本与褐色部分等宽度;尾羽长而挺括,以土黄色为基色,具黑色-深褐色相间的横斑。虹膜黄色;喙绿黄;脚黄色。
食物
红腹锦鸡为植食性鸟类,主要取食蕨类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亦取食麦叶、大豆等作物。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为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评:传说中的凤凰不吃虫子,只吃干净的果实,喝干净的泉水,红腹锦鸡也不吃虫子,只吃草籽,正好吻合。
龙就是鳄鱼
传说中的龙
扬子鳄
传说中的龙是卵生,喜水,有四条腿,一个大嘴巴,身上有鳞片,冬天会冬眠。
所有这些都是鳄鱼的特征。
很明显,古人所说的“龙”就是鳄鱼。
扬子鳄是世界上所有鳄鱼品种中唯一会冬眠的品种,每年11月份开始冬眠,3或4月份开始苏醒。
所以支那民间传说中农历二月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也就是鳄鱼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24气节中的惊蛰也是这个意思,春天一到,春雷滚滚,鳄鱼、乌龟、王八、蛇都从冬眠中醒来,所以称“惊蛰”。
鳄鱼在水中的姿势,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因为鳄鱼在水中只露出头,尾巴在水里看不见。。
鳄鱼头上的两块突起看起来确实像是两根龙角。
扬子鳄因生活区域位于古时称为扬子江的长江下游一带而得名。它是一种小型的鳄,体长一般为1.5米,体重15—30千克。外形扁而长,明显地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头略高起,吻部低平,比其他鳄类短。吻端有可以启闭的外鼻孔一对。耳孔呈缝裂状,也有可以闭合的瓣膜。眼大,为黑色,突出于头的两侧,有上下眼睑和薄而透明的瞬膜,潜水时由前向后闭合,就如同戴上了防护眼镜,既不影响视力,又能在水中保护眼睛。口内有锥状的槽生牙齿,上颌每侧为18枚,下颌每侧为19枚,像锯齿一样,十分锋利。皮肤覆以角质鳞片及骨板,腹甲较软,相邻的骨板间为柔韧的皮革质皮肤所连接,背部为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颈部较细,有两对有纵棱的鳞片,躯干部略扁平,背部有17排矩形鳞片,横贯于背部的有6排,腹部有28排略呈矩形的鳞片。四肢较短,前肢5指,内侧有3个爪,无蹼;后肢4趾,内侧三个趾上有爪,趾间有蹼。尾侧扁而长,有灰、黑相间的环纹,两条纵嵴在尾后端逐渐合而为一。
扬子鳄前肢五指,后肢四趾,传说中的龙有五指,号称“五爪金龙”。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古代支那人连金银比重都不知道,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
九章算术:
黄金方寸,重十六两;金丸径寸,重九两,率生于此,未曾验也。-刘徽注
-------------------------------------------------------------------------------
这段话足以说明支那人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很简单的物理特征,也不去检验一下。
这个重量直接关系到球体积公式的正确性,很明显,古人的记载是错误的。
西汉时,一寸=2.31cm,一斤=250克,金的比重是19.3,很明显可以算出:黄金方寸重0.95斤=15.2两,金丸径寸重8两.
以数学公式推算,圆球与外接正方体的重量比是:11/21(pi=22/7计算),9/16的结论误差比较大。
这个极其简单的物理特征测验,古代支那人也懒地去做。
天工开物: 凡金质至重,每铜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三钱。银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 -------------------------------------------------------------------- 宋应星已经是明末的人,连金银铜的比重也搞不清楚。 金银的密度比应为:1.84:1(寸增八钱四分) 银铜的密度比应为:1.18:1(寸增一钱八分)
孙子算经: 白银方寸重一十四两。 玉方寸重一十两。 铜方寸重七两半。 铅方寸重九两半。 铁方寸重七两。 石方寸重三两。 ---------------------------------------------------------------------------- 以南北朝的度量衡推算:白银方寸重约十两。铜方寸重约八两半。铅方寸重约十两半。铁方寸重约七两(唯一接近准确的数据)。 玉石密度范围较大,硬玉的比重(3.25-3.4),软玉(2.9-3.1)。以此估算,玉石方寸约重三两。
石头的比重大约是2.5-3,折算下来,石方寸重约二两半。
天工开物: 凡金质至重,每铜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三钱。银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 -------------------------------------------------------------------- 宋应星已经是明末的人,连金银铜的比重也搞不清楚。 金银的密度比应为:1.84:1(寸增八钱四分) 银铜的密度比应为:1.18:1(寸增一钱八分)
孙子算经: 白银方寸重一十四两。 玉方寸重一十两。 铜方寸重七两半。 铅方寸重九两半。 铁方寸重七两。 石方寸重三两。 ---------------------------------------------------------------------------- 以南北朝的度量衡推算:白银方寸重约十两。铜方寸重约八两半。铅方寸重约十两半。铁方寸重约七两(唯一接近准确的数据)。 玉石密度范围较大,硬玉的比重(3.25-3.4),软玉(2.9-3.1)。以此估算,玉石方寸约重三两。
石头的比重大约是2.5-3,折算下来,石方寸重约二两半。
2014年2月3日星期一
慰安妇和女子挺身队完全是两码事,韩国人故意混淆,栽赃陷害日本人
女子挺身隊
概要[編集]
女子挺身隊は、日本の労働力が逼迫する中で、強制的に職場を配置換えする国民総動員体制の補助として行われた。国家総力戦となった第二次世界大戦の様相から、アメリカ・イギリスなどの連合国は日本に先んじて既に女性を軍需工場などに動員していた[1]。 例えば、イギリス王族のエリザベス(現イギリス連邦王国女王)も、16歳当時、イギリス陸軍において技術将校に任官して軍車両の整備をしていた。
日本も戦局の悪化で徴兵が拡大して男性労働力が不足すると女性の労働力を無視できなくなり、連合国の女性勤労写真を引用して「敵アメリカの女さへこんなに動員されている」と紹介するまでに至った[2]。1943年9月の「女子勤労動員ノ促進ニ関スル件」では、航空工場・政府作業庁・男子が就くべきでないとする分野(たとえば、保母(現・保育士)や看護婦(現・看護師))などで女性労働者の就業拡大を図るものとされた。工場を長時間労働させるために託児所も増やされた。そして、1944年に勅令第519号をもって、女子挺身勤労令を公布した。この法令によって女子挺身隊は勤労奉仕(雇用関係無し)から集団就職(雇用関係有り)という形に移行し、健康保険法や厚生年金保険法などの法定扶助を受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ととなった[3]。1945年3月には同令が国民勤労動員令によって吸収され、女子挺身隊も国民義勇隊として改組された。
関連の法律・運動[編集]
- 14-40歳の男子、14-25歳の実質未婚女子。原則、30日/年
- 女子勤労動員ノ促進ニ関スル件( 昭和18年9月 次官会議) 自主的な組織で14歳以上の未婚者。
- 1944年2月、国民職業能力申告令の改正によって12歳以上が労働力とみなされるようになる。
- 当時の数字として、1944年5月の日本の女子挺身隊の結成率7%、1944年以降12歳以上の生徒や学生約300万人が動員、10歳以上の児童、青年学校および中等学校の学徒500万人、という数字がある[6]。
- 女子挺身隊制度強化方策要綱(昭和19年3月18日)[7] - 挺身隊に取られる期間はさしあたり1年
- 女子挺身勤労令(昭和19年8月23日)[8] - 即日施行
- 学徒動員令も同時施行(中等学校二年以上)
朝鮮における挺身隊[編集]
- 国民徴用令は1939年7月に施行されたが、朝鮮においてはずっと後になる。
- 日中戦争の頃、挺身隊という語は男女問わず「自ら身を投げ出して進めること」として1940年から使用されていた。未婚女性の勤労動員である挺身隊は、朝鮮語で未婚女性や若い女性を意味する「処女」に由来し、「処女供出」とも呼ばれた。
- 日本では就職する事によって徴用を逃れようとしたが[9]、朝鮮では早期に結婚する事によって徴用を逃れようとした。未婚女性は戸外労働を忌避する伝統があり、家から離して隠したり早く結婚させようとしていた。韓国で挺身隊=慰安婦という認識は戦時中からあったようで尹貞玉(1925年生)も1943年度中に退学して「挺身隊行き」を逃れている。 また元慰安婦の証言からは「女子挺身隊」は詐欺の名目に使われている。
- 1944年6月の内務省の文書には「朝鮮では動員についての認識が浅く徴用として嫌がり、結局未婚女子の徴用が必要であり、中にはこれらを慰安婦であるかのような荒唐無稽のうわさがある」といった記述がある。同年8月、国民徴用令が朝鮮にも女子を除いて施行される。同月に内地では女子挺身勤労令が出されたが、朝鮮総督府は朝鮮女子は除外すると言明した。当時、徴用忌避に気をつかっていて、また朝鮮女性の労働力登記は極小であった。
- 高崎宗司によれば朝鮮人の挺身隊は、確実な資料から判断すると多く見積もっても4000名程度としている[5]。
- 韓国挺身隊問題対策協議会のように慰安婦問題を扱う団体の名が「挺身隊」とされていることについて、疑義が呈されている[5]。
韓国挺身隊問題対策協議会は、韓国における日本軍相手の慰安婦を日本政府が強制連行したなどとして、毎週水曜日にソウルの日本大使館前で抗議活動を行っている。この団体が活動を始めたのは、金学順が日本政府に対する訴訟の原告として名乗りでた時に「親に40円でキーセンに売られた」と訴状に書いていたのを、朝日新聞の植村隆記者が「女子挺身隊の名で戦場に連行され、日本軍人相手に売春行為を強いられた朝鮮人従軍慰安婦のうち、一人が名乗り出た」と捏造報道をしたことがきっかけになった。因みに植村記者の妻は韓国人で義母は訴訟の原告団長であるため、義母の訴訟を有利にするために「日本軍の強制連行」という話にしたという批判がある[10]。
-----------------
女子挺身队是指在校女学生和未婚女青年被征召进工厂、军队工作,这个征召是无偿劳动。
1944年5月日本女子挺身队员结成率约7%,韩国声称被征召的女子挺身队约5-7万人,日本认为只有约4000人。
这个女子挺身队和童子军、少先队性质类同,选拔在校学生进入工厂工作以及进入军队从事后勤工作。
而慰安妇是公开招募的军妓,和女子挺身队完全是两回事!
2014年2月2日星期日
从“宛署杂记”中看明朝万历年间宛平县的财政收入
《宛署杂记》二十卷,成于1593年,作者沈榜(明),湖广临湘(湖南省长沙市)人,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材料编著了《宛署杂记》,它记载了明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人物遗文等资料,在北京史书匮乏的封建社会,它实际是宛平的县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书之一。
万历初元,册开见在人户壹万陆千柒百贰拾户:民户六千四百一十五户,军户二千三百四十六户,杂役户七千九百五十九户。人口男妇共捌万壹千柒百贰拾捌口:男子伍万壹千贰百壹拾叁口,成丁三万八千四十九口,不成丁一万三千一百六十四口。妇女叁万伍百壹拾伍口:大二万九千九百九十八口,小五百一十七口。然非实征之民者。
----
评:万历初年,宛平县统计人口,男女共8万余人,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多,有大量虚报人口
。
拾柒年,知县徐启东审定共壹万叁千玖百捌拾丁:
。。。实编差丁壹万叁千肆百贰拾捌丁。上上则十四丁,每丁编银壹两陆钱肆分,共银贰拾贰两玖钱陆分。上中则十七丁,每丁编银壹两肆钱柒分伍厘,共银贰拾伍两柒分伍厘。上下则二十丁,每丁编银壹两叁钱壹分,共银贰拾陆两贰钱。中上则四十六丁,每丁编银壹两壹钱肆分伍厘,共银伍拾贰两陆钱柒分。中中则六十丁,每丁编银玖钱捌分,共银伍拾捌两捌钱。中下则二百六十八丁,每丁编银捌钱壹分伍厘,共银贰百壹拾捌两肆钱贰分伍厘。下上则九百六十四丁,每丁编银陆钱伍分,共银陆百贰拾陆两陆钱。下中则二千八百四十一丁,每丁编银肆钱玖分。共银壹千叁百玖拾贰两玖分。下下则九千一百九十八丁,每丁编银叁钱壹分陆厘,共银贰千玖百陆两伍钱陆分柒厘。共编银伍千叁百贰拾玖两肆钱。
------------------
宛平县与万里十七年(1589年)统计人口男丁共一万三千余人,除去不用缴纳丁银的少数特殊人群,一共缴纳丁银5906两。
役分二等,每三年本县官申请详允审编一次。一曰实役,择丁之有力者,佥为正户,次为贴户,各照丁则银数,取足所定工食,而止编给由票,自行收讨。一曰募役,查照丁则征银,在官听募役领给。节年征派数目无可考,姑记万历贰拾年者。实役共计一千五十二名,通共该编银叁千捌百叁拾陆两陆钱。
---------------------------
万里二十年(1592年),宛平县共计支付役银3836两,服役人数1052人。
这是支出,不是收入。
万历贰拾年,征粮地贰千捌百陆拾伍顷伍拾肆亩叁厘伍毫。
---------------------------------
田分为官田、民田,每亩大致征银三分,大约每年进项八、九千两银子。
洪武初,北平兵火之后,人民甫定。至永乐,改建都城,犹称行在,商贾未集,市廛尚疏。奉旨,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除大兴县外,本县地方共盖廊房八百一间半,召民居住,店房十六间半,召商居货,总谓之廊房云。房视冲僻分三等,内大房四百四十三间,每间每季纳钞四十五贯,钱九十文;中房二十九间,每间每季纳钞三十一贯,钱六十二文;小房三百二十九间半,每间每季纳钞三十贯,钱六十文。每季共钞三万七百一十八贯,铜钱六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文。内有洪武钱九千七百一十文。
-----------
房屋出租亦是宛平县的一个财政来源。每年百十两银子。(注:钞就是纸币,等同于废纸,一贯大约等同于一文铜钱。)
历十九年分,知县沈榜收过税契银二千一百三十两六钱七分六厘。
-----------------
契税也是县财政的重要来源。
铺行
宛平县额征银二千六百六十三两四钱。上中六则,人户共一千五百名,该银八百九十四两三钱,下三则,人户共一万二千七十九名,该银一千七百七十二两二钱。
----------
铺行如同房屋税,按早居住和工作性质征收,实际上就是人头税。
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曰繇赋,即各衙门人役杂费,奉文例于地亩征派。节年数目无可考,姑记万历贰拾年者。正赋中通共起存银叁千陆百陆拾捌两柒钱伍分贰厘陆毫伍丝肆微捌纤陆沙陆尘陆埃壹渺贰漠伍糢。
----------------
万里二十年(1592年),宛平县一共向上级缴纳税款3668两。
繇赋中通共工食银叁千伍百肆拾壹两捌钱叁分捌厘叁毫贰丝肆忽柒微捌纤。
--------------
宛平县的财政收入是3541两,略低于向上级缴纳的税款。
结论:以宛平县男丁一万三千余人的水平,每年征收各种税,合计约有一万八千两左右,但县政府支出也很多,力役一项就支出近四千两,其余各项支出加起来更多。
以宛平县人口占当时明朝千分之一计算,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总额应该是两千余万两,但交到朝廷的不过三四百万两而已。这和事实完全相符。
万历初元,册开见在人户壹万陆千柒百贰拾户:民户六千四百一十五户,军户二千三百四十六户,杂役户七千九百五十九户。人口男妇共捌万壹千柒百贰拾捌口:男子伍万壹千贰百壹拾叁口,成丁三万八千四十九口,不成丁一万三千一百六十四口。妇女叁万伍百壹拾伍口:大二万九千九百九十八口,小五百一十七口。然非实征之民者。
----
评:万历初年,宛平县统计人口,男女共8万余人,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多,有大量虚报人口
。
拾柒年,知县徐启东审定共壹万叁千玖百捌拾丁:
。。。实编差丁壹万叁千肆百贰拾捌丁。上上则十四丁,每丁编银壹两陆钱肆分,共银贰拾贰两玖钱陆分。上中则十七丁,每丁编银壹两肆钱柒分伍厘,共银贰拾伍两柒分伍厘。上下则二十丁,每丁编银壹两叁钱壹分,共银贰拾陆两贰钱。中上则四十六丁,每丁编银壹两壹钱肆分伍厘,共银伍拾贰两陆钱柒分。中中则六十丁,每丁编银玖钱捌分,共银伍拾捌两捌钱。中下则二百六十八丁,每丁编银捌钱壹分伍厘,共银贰百壹拾捌两肆钱贰分伍厘。下上则九百六十四丁,每丁编银陆钱伍分,共银陆百贰拾陆两陆钱。下中则二千八百四十一丁,每丁编银肆钱玖分。共银壹千叁百玖拾贰两玖分。下下则九千一百九十八丁,每丁编银叁钱壹分陆厘,共银贰千玖百陆两伍钱陆分柒厘。共编银伍千叁百贰拾玖两肆钱。
------------------
宛平县与万里十七年(1589年)统计人口男丁共一万三千余人,除去不用缴纳丁银的少数特殊人群,一共缴纳丁银5906两。
役分二等,每三年本县官申请详允审编一次。一曰实役,择丁之有力者,佥为正户,次为贴户,各照丁则银数,取足所定工食,而止编给由票,自行收讨。一曰募役,查照丁则征银,在官听募役领给。节年征派数目无可考,姑记万历贰拾年者。实役共计一千五十二名,通共该编银叁千捌百叁拾陆两陆钱。
---------------------------
万里二十年(1592年),宛平县共计支付役银3836两,服役人数1052人。
这是支出,不是收入。
万历贰拾年,征粮地贰千捌百陆拾伍顷伍拾肆亩叁厘伍毫。
---------------------------------
田分为官田、民田,每亩大致征银三分,大约每年进项八、九千两银子。
洪武初,北平兵火之后,人民甫定。至永乐,改建都城,犹称行在,商贾未集,市廛尚疏。奉旨,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除大兴县外,本县地方共盖廊房八百一间半,召民居住,店房十六间半,召商居货,总谓之廊房云。房视冲僻分三等,内大房四百四十三间,每间每季纳钞四十五贯,钱九十文;中房二十九间,每间每季纳钞三十一贯,钱六十二文;小房三百二十九间半,每间每季纳钞三十贯,钱六十文。每季共钞三万七百一十八贯,铜钱六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文。内有洪武钱九千七百一十文。
-----------
房屋出租亦是宛平县的一个财政来源。每年百十两银子。(注:钞就是纸币,等同于废纸,一贯大约等同于一文铜钱。)
历十九年分,知县沈榜收过税契银二千一百三十两六钱七分六厘。
-----------------
契税也是县财政的重要来源。
铺行
宛平县额征银二千六百六十三两四钱。上中六则,人户共一千五百名,该银八百九十四两三钱,下三则,人户共一万二千七十九名,该银一千七百七十二两二钱。
----------
铺行如同房屋税,按早居住和工作性质征收,实际上就是人头税。
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曰繇赋,即各衙门人役杂费,奉文例于地亩征派。节年数目无可考,姑记万历贰拾年者。正赋中通共起存银叁千陆百陆拾捌两柒钱伍分贰厘陆毫伍丝肆微捌纤陆沙陆尘陆埃壹渺贰漠伍糢。
----------------
万里二十年(1592年),宛平县一共向上级缴纳税款3668两。
繇赋中通共工食银叁千伍百肆拾壹两捌钱叁分捌厘叁毫贰丝肆忽柒微捌纤。
--------------
宛平县的财政收入是3541两,略低于向上级缴纳的税款。
结论:以宛平县男丁一万三千余人的水平,每年征收各种税,合计约有一万八千两左右,但县政府支出也很多,力役一项就支出近四千两,其余各项支出加起来更多。
以宛平县人口占当时明朝千分之一计算,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总额应该是两千余万两,但交到朝廷的不过三四百万两而已。这和事实完全相符。
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明朝和同时期英格兰工人工资比较
List of prices of medieval items
The list of medieval prices which follows is by no means complete or thoroughly researched; I merely extracted references from some of the books I have, and I thought others might like to inspect it. The sources I used are listed at the end. If an item is listed several times, it is because I had several references I wished to record.
Money goes as follows: 1 pound (L) = 20 shillings (s) 1 crown = 5 shillings 1 shilling = 12 pence (d) 1 penny = 4 farthings 1 mark = 13s 4dThe French Livre, sou, and denier are equivalent to the pound, shilling and penny (Latin liber, solidus, and denarius, I believe, which is where the weird English abbreviations come from).
For ease, I've divided this list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ools, horses, food and livestock, books and education, buildings, cloth and clothing, armor, weapons, marriage, funerals, travel, miscellaneous goods, and wages.
Of course, a price list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a feudal economy, because so many goods were either produced within a household, or supplied by a lord. Retainers could get money, but they would also get food, lodging, weapons (sometimes), and cloth. Knights Templar were provided with clothes, horses, and armor.
Note: Horse prices varied dramatically; for instance, they doubled between 1210 and 1310. ([3], p. 37). Related note: around 1380, these are the average costs per day of feeding people on an estate ([3], p. 65): lord, 7d; esquire, 4d; yeoman, 3d; and groom, 1d. * Source says 2s/day. This is not only insanely high, but the text also claims that the board was the same as at Oxford--i.e., 2s/week or 104s/year. ** A pecia is 16 columns of 62 lines of 32 letters, i.e., 31 744 letters, or about 7 500 - 8 000 words. Rental period is not specified, but I would guess a year; books were rented to be copied, and copying the Bible took 15 months. See [9], p. 172. note: tithes were often calculated at 1d a week for every 20s of annual rent paid (4, p. 208). The following are the estimates of raw materials and labor that went into the tower of Langeais, a rectangular, tapering stone tower built in 992- 994. The source is [6], pp. 47ff. The dimensions at the base were 17.5 meters by 10 meters; the height was 16m (3 floors); the walls were 1.5m thick, made of two shells filled with loose rock. Note: loose tunics take 2.25-2.5 yards. In the late 14th century, shorter doubled (lined) tunics, known as doublets, became fashionable, requiring 4 yards ([3], pp 175,176).Note: mail is chainmail; almost all the rest is plate-armor. The armor of the knight in 1374 was probably mail with some plates; same for Gloucester's. Mail was extremely susceptible to rust, and was cleaned by rolling it in sand and vinegar in a barrel. Pauldrons are shoulder plates; morions are open helms, burgonets and bascinets closed helms; and a target refers to any of a number different kind of shields. Armor of proof is tested during the making with blows or shots from the strongest weapons of the time; if a weapon is listed, the armor does not claim to be proof against everything, only that it is proof up to that weapon's strength (eg pistol proof is not musket proof, but may be sword proof). All plate armor was lined with cloth, to pad the wearer, quiet the armor, and reduce wear between the pieces. This, along with the necessary straps, wa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expense. An armorer asking for money to set up shop in 1624 estimated production costs and profit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armor: I give two examples below ([5], pp. 189-190).
Note: Sorry, folks, that's all I found. It was mandatory in England for all freemen to own certain types of weapons and armor. (In 1181 every freeman having goods worth 10 marks (1 mark = 13s 4d) had to have a mail shirt, a helmet, and a spear. All other freemen should have helmet, spear, and gambeson (quilted armor) [4], p. 39.) Later, the government stored arms and armour in churches for use; in the 13th century anyone with an income of L2-L5 (wealthy peasants) had to have bows; archery practice became compulsory on Sundays and holidays. You may know that the extreme range of the longbow was 400 yards, but did you know that a statute of Henry VIII no one over 24 could practice at a range of less than 220 yards? (See [4], p. 95 and elsewhere). Note: for guessing prices, see the section on tools (an axe for 5d). An armorer might make 24s a month; say a week to make a decent sword, and you might get a price that way. See the section on books and education for fencing instruction.
Note: these costs will be wildly varying depending on circumstance.
Note: Christopher Dyer gives as a rough rule of thumb 1 year's income for
a funeral ([3], p. 85)
Note: [1], pp 126-129, gives the following prices at an inn in 1331. For
one day, 3 men with 4 servants spent: Bread, 4d; beer, 2d; wine 1.25d;
meat, 5.5d; potage, .25d; candles, .25d; fuel, 2d; beds, 2d; fodder for
horses, 10d. The four servants staying alone sleep 2 nights for 1d.
Generally, all 7 spend 2d a night on beds; in London, it is 1d per head.
Note: most of these come from inventories of peasants' belongings. The
fine goods would be more expensive.
Note about lighting: great houses could use 100 lb of wax and tallow in a
single winter night ([3], p. 74). Others, not as rich, would go to sleep
earlier.
Note: sheriffs of London paid 300L per year, hoping to make a profit from
the fines they collected.
Note: 30 adult sheep could produce about 20s of wool per year in 1299
([3], p. 114).
Note: To get a VERY ROUGH sense of money, I reproduce the following chart
from Dyer ([3], p. 206). These are averages of daily wages in pence.
注:茅屋匠的日薪是5-6便士,约合明朝的3钱白银=300文铜钱,同伴的工钱略低,大约是200文。
苑署杂记:油漆匠三十八工,银二两二钱八分,每天工资60文钱。
2014年1月29日星期三
17世纪英国“海上君王”号战舰与明朝海舟的造价对比
1637年下水的“海上君王”号战舰
海上君王号
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命令彼得‧佩特(Peter Pett)与其父菲尼亚斯‧佩特(Phineas Pett)合作建造,1637年10月13日下水,为当代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帆式战舰,为第一艘拥有三层完整火砲甲板的三桅战舰,100门砲,长51公尺,宽14.7公尺,吃水5.9公尺,排水量1,683吨。海上君王号曾参与17世纪的所有英荷战争(1652-1673),并曾参加1690年、1692年两次对法作战,身经百战。1696年,失火烧毁。
这艘战舰的造价是 £65,586 ,折合白银29.776吨,约等于明朝的82万两白银。
嘉靖时陈侃赴琉球造船价为二千五百两白银.
使琉球录 (陈侃)
越癸巳五月,侃至三山,澄亦以六月至。闽之三司诸君承礼部咨文,已将过海事宜会裁已定。造船之制,访于耆民,得之大小广狭,惟其制价计二千五百两有奇。予等初欲各具一艘,见其费之广也,而遂不敢无益于国而侈其费财之蠹也。惟旧制以铁梨木为舵杆,取其坚固厚重,今以轻价索之而艰于得,易以他木,予等必欲倍价以购,后果得之。财固当惜,舵乃一船司命,其轻重有不难辨者。
越甲午三月,舟始毕工。其舟之形制,与江河间座船不同,座船上下适均,出入甚便,坐其中者,八窗玲珑,开爽明霁,真若浮屋然,不觉其为舟也。此则舱口与船面平,官舱亦止高二尺,深入其中,上下以梯,艰于出入,面虽启牖,亦若穴之隙。所以然者,海中风涛甚巨,高则冲,低则避也。故前后舱外,犹护以遮波板,高四尺许,虽不虽于观美,而实可以济险,因地异制,造作之巧也。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前后竪以五桅,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舟之器具,舵用四副,用其一置其三,防不虞也。橹用三十六枝,风微逆,或求以人力胜,备急用也。大铁锚四,约重五千斤。大棕索八,每条围尺许,长百丈,惟舟大,故运舟者不可得而小也。小■〈舟华〉船二,不用则载以行,用则藉以登岸也。水十四柜,海中惟甘泉为难得,勺水不以惠人,多备以防久泊也。通船以红布为围幔,五色旗大小三十余面,刀枪弓箭之类多多益办,佛郎机亦设二架,凡可以资戎事者,靡不周具,所以壮国威而寒外丑之胆也。
-------------------
这艘海舟7月开工,第二年3月完工,工期半年,长15丈(48米),宽两丈六尺(8.3米),5个桅杆,铁锚4个,总重约五千斤。
于清朝耆英号相比,长度略长,宽度不如,大约是一艘2000料的海舟,估算载重与郑和宝船一样,满载排水量3-4百吨。
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支那古代的弓弩拉力是多少?
汉朝大黄弩拉力是十石,汉朝一石=20升,一升粟=1.3市斤
十石粟=260斤=130公斤
这个拉力很大,但它是弩,不是弓,弩可以用腿来开。
再看北宋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
《宋史 兵志》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梦溪笔谈》
神臂弓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其余如《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曲洧旧闻》《容斋三笔》等史料中,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斋三笔》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于弩遗法,古未有也。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
由于宋史是元人根据宋代的文献、档案编纂的,因此,现在人多数认为宋史中的“三百四十步”是“二百四十步”之讹。
神臂弓的拉力
这 按宋史记载 (政和)三年,诏:“马甲曩用黑髹漆,今易以朱。”是岁,姚古奏更定军器,曩时甲二副,今拆造三副;曩时手刀太重,今皆令轻便易用;曩时神臂弓硾二石三斗,今硾一石四斗。从之,悉下诸路改造。
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阅诸军阵法。议者谓诸军止教坐作进退,虽整肃可观,然临敌难用,请自今遣官阅阵毕,令解镫以弓弩射。营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阅习。诏行之陕西、河东、河北路。"
(庆历)六年,诏诸军夏三月毋教弓弩,止习短兵。又诏:“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 弩彍三石八斗、枪刀手胜三人者,立为武艺出众格。中者,本营阙阶级即以次补。”
至和元年,诏:“诸军选将校,武艺钧,以射亲为上。”韩琦又言:“奉诏,军士弩彍四石二斗并弓箭、枪手应旧规选中者,即给挺补守阙押官,然则排连旧制为虚文矣。请三路兵遇春秋大教,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免本营他役,候阶级阙,如旧制选补。”奏可。
乾道中,诏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两石七斗力升加八斗,进秩推赏有差。
淳熙间,立枪手及射铁帘格。...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 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再看《梦溪笔谈》中的记载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歳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注:宋朝一斗=6700毫升,一石粳米=92.5宋斤(一宋斤=640克)=59.2公斤
一石二斗=71公斤,一石四斗加三斗=100.64公斤,相当惊人。
神臂弓的拉力是一石四斗=83公斤
弩的拉力最大可达四石=237公斤
注:这种弩应该是床子弩,单人拉不开,需要用绞索。
评:感觉梦溪笔谈里的记载完全不靠谱,沈括完全搞不清楚一石到底是多少斤,一石粳米和一石大米、一石粟米都是不同的重量。
以宋朝一石=67升计算,一石米应该是50公斤(约80宋斤)而不是59.2公斤,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重量单位。
注:宋斤有两个砝码,一是640克,二是625克,后面一个更可靠。
显然宋朝的一石应该是80斤而不是九十二斤半。
沈括的记载是错误的。
如此计算起来,宋朝开弓一石四斗为优等,相当于70公斤,和明朝的开弓一石完全相等。
后面虽有加三斗的记载,属于不可靠记录,开弓的力道不是随便就能增加这么多,估计是当时的石变小了(或者是使用的粟米石),所以重新核定。
结论:宋明两朝,开弓70公斤为优等,极少人能达到这个标准,超过70公斤的弓手,屈指可数。
十石粟=260斤=130公斤
这个拉力很大,但它是弩,不是弓,弩可以用腿来开。
再看北宋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
《宋史 兵志》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梦溪笔谈》
神臂弓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其余如《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曲洧旧闻》《容斋三笔》等史料中,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斋三笔》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于弩遗法,古未有也。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
由于宋史是元人根据宋代的文献、档案编纂的,因此,现在人多数认为宋史中的“三百四十步”是“二百四十步”之讹。
神臂弓的拉力
这 按宋史记载 (政和)三年,诏:“马甲曩用黑髹漆,今易以朱。”是岁,姚古奏更定军器,曩时甲二副,今拆造三副;曩时手刀太重,今皆令轻便易用;曩时神臂弓硾二石三斗,今硾一石四斗。从之,悉下诸路改造。
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阅诸军阵法。议者谓诸军止教坐作进退,虽整肃可观,然临敌难用,请自今遣官阅阵毕,令解镫以弓弩射。营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阅习。诏行之陕西、河东、河北路。"
(庆历)六年,诏诸军夏三月毋教弓弩,止习短兵。又诏:“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 弩彍三石八斗、枪刀手胜三人者,立为武艺出众格。中者,本营阙阶级即以次补。”
至和元年,诏:“诸军选将校,武艺钧,以射亲为上。”韩琦又言:“奉诏,军士弩彍四石二斗并弓箭、枪手应旧规选中者,即给挺补守阙押官,然则排连旧制为虚文矣。请三路兵遇春秋大教,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免本营他役,候阶级阙,如旧制选补。”奏可。
乾道中,诏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两石七斗力升加八斗,进秩推赏有差。
淳熙间,立枪手及射铁帘格。...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 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再看《梦溪笔谈》中的记载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歳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注:宋朝一斗=6700毫升,一石粳米=92.5宋斤(一宋斤=640克)=59.2公斤
一石二斗=71公斤,一石四斗加三斗=100.64公斤,相当惊人。
神臂弓的拉力是一石四斗=83公斤
弩的拉力最大可达四石=237公斤
注:这种弩应该是床子弩,单人拉不开,需要用绞索。
床子弩
天工开物: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
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
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
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称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
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
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注:明朝一斤=582克,120明斤=69.8公斤
普通弓的长度为170厘米到180厘米,长弓在190厘米到230厘米之间,普通英国弓开弓拉力45公斤左右,长弓开弓拉力为80公斤以上,每支长弓都是专人使用,箭支同样是专用的,配备有穿甲专用的波金箭镞(BodkinHead)和普通的宽刃箭镞。(换人也不见得能拉的开弓,拉的开也见得射的准。)射程可以达到400码,100码内用波金箭镞射穿4英寸(12厘米)厚的硬质橡木(用400年前的弓实物测的——亨利八世时代的长弓)
一个英国长弓的弓手最少需要3年的时间专门培养的培养才能形成战斗力,而且身高必须达到180厘米以上,手臂臂展也要达到190厘米以上,同时还要有单手拉力要求(就是单手可以拎起一个欧洲成年壮汉,左右手都要有这个力量哦!!)。
----------------------------
英格兰长弓的拉力是80公斤。相当于北宋的一石六斗、明朝的137斤,而且以这个拉力一分钟要开弓15次。
评:感觉梦溪笔谈里的记载完全不靠谱,沈括完全搞不清楚一石到底是多少斤,一石粳米和一石大米、一石粟米都是不同的重量。
以宋朝一石=67升计算,一石米应该是50公斤(约80宋斤)而不是59.2公斤,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重量单位。
注:宋斤有两个砝码,一是640克,二是625克,后面一个更可靠。
显然宋朝的一石应该是80斤而不是九十二斤半。
沈括的记载是错误的。
如此计算起来,宋朝开弓一石四斗为优等,相当于70公斤,和明朝的开弓一石完全相等。
后面虽有加三斗的记载,属于不可靠记录,开弓的力道不是随便就能增加这么多,估计是当时的石变小了(或者是使用的粟米石),所以重新核定。
结论:宋明两朝,开弓70公斤为优等,极少人能达到这个标准,超过70公斤的弓手,屈指可数。
古希腊的钢模锻币法和古支那的沙模铸钱法比较
天工开物:
○钱
凡铸铜为钱以利民用,一面刊国号通宝四字,工部分司主之。凡钱通利者,
以十文抵银一分值。其大钱当五、当十,其弊便于私铸,反以害民,故中外行而
辄不行也。
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京中名水锡)居三四,此等分大略。倭
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唯北京宝源局黄钱与广东高州炉
青钱,(高州钱行盛漳泉路。)其价一文敌南直江、浙等二文。黄钱又分二等,
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妙)和炭末为之。(京炉用牛蹄
甲,未详何作用,)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
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沪扇
合,倾入模内。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一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
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
后以母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
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
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
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
开匡,则磊落百丈,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
以待磨钅差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钅差,后钅差平面则逐
一为之。
凡钱高低以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
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
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
铜初化者。若琉球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
水之中,即落一钱其内。
沙模制造的古代铜钱
zt:
伯明翰厂一八九九年售至中国的印花机和广告章
所谓“铸币”乃是将金属加热熔化成流体后,浇入钱范(模型)中制成货币。东方国家古钱均以此法制作,源自中国。而关于我国历代铸钱方式,已有诸多先进著述,论之甚详,明末《天工开物》中的插画“铸钱图”即是一例。
中国的浇注法在造币时必须是高温施工,进入现代后,此法在机械化、自动化及高速化上都有困难,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而西方的造币法可在常温加工,此时优劣立见,浇注法自然被淘汰了。
西方国家古币,最早则系将琥珀金(金银合金)加热熔化,倾成小粒,再趁热用锤敲打印上图像做成打制币(hammered coins)。此法源自今土耳其西部的古国吕底亚(Lydia)。人类早期是以物易物,什么都可作为交易媒介。西方很早就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但也还是计重方式,这些替代品都可通称为货币,有各色各样的形式,使用时必须经过复杂的换算。吕底亚首先发明了用金银合金制成标准重量、以计数方式使用的“硬币”。后来西方将此种吕底亚制作、打上印记、具有各种不同重量(最小的是最大的1/96)的玩意儿称为“coin”,从此交易有了标准媒介,此乃现代硬币的起源。但随着人口成长与商业活动的增加,手工制币已难应付社会需要,尤其在制作重约30克、直径在35毫米左右的大型银币时,更需要大锤及额外人手,且模具极易损毁。
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末期,工匠开始使用机器,首先使用机械取代锤制法的是意大利。接着德、法、英等地也纷纷跟进,已有2000年历史的手工造币寿终正寝,此乃近代“机制币”之滥觞。早期主要有螺旋式压床(screw press)及辗轮式滚床(rolling mill)两种,中国采用机制币的时候,此两种方式基本上已被淘汰。发展至今,机器造币的基本程序无大改变,主要差别在于速度。讽刺的是,造币速度愈来愈快,币材却愈来愈低下,图案也愈来愈不精美。
螺旋式压床的雏型最早见于16世纪初的记载。150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艺术家用它来压制质地柔软并不需要大压力即可完成的铅质徽章,这时期螺旋式压床在造币方面通常只用于剪料。1530年另一意大利人在罗马设计了一种螺旋式压床,为教皇制出图案文字完整的金币。
造币机最早系人力操作,后逐渐改用水力或兽力操作,机器也慢慢地在改进。18世纪末英国瓦特成功发展出实用的蒸汽动力机,并与在伯明翰经营苏活工厂的包顿合作在1786年将造币机以蒸气机推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后又合伙开设以两人姓氏为名之包顿瓦特(Boultion & Watt)厂,自此机器造币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可是“工业**”中的一件大事,包顿与瓦特两人可称得上现代机器造币机之父。
19世纪初,螺旋式造币机仍是主流,然而这种螺旋式机器构造复杂,操作不易,震动与噪音皆大,且机台须庞大地基,并非一种理想的机械装置。当一位自学成功的德国工程师乌亨(Diedrich Uhlhorn)在受德国杜塞道夫造币厂委托修理造币机时,提议对机器重新设计,获得该厂同意。乌亨随即完成了首台实验性机器,并在1817年取得此种“肘动式”压床(Knuckle press)的专利,杜塞道夫造币厂在次年开始装用。由于其机器本身容易制成,主体结构铸造简单,且炼钢术的进步使肘节部分机件十分耐用,加上此型造币机生产速度快,每分钟可冲打90次,并可制作有齿边、光边、字边等设计的各种硬币,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各厂纷纷直接仿制或将其改良后进行生产,此型机器非常耐用,有些寿命能超过125年!其基本设计在问世后的百余年间都没有改变。据笔者所知,输入中国的造币机器多属此类。
肘动式压床被广为接受后,法国人对其进行了改良,由于并未开厂制造,而是委托其它厂商生产,故形式呈多种变化。1852年,伯明翰的喜顿(Ralph Heaton)因接到重整马赛造币厂的合约而购入4台造币机用以熟悉其结构。喜顿厂在1863年与德国乌亨签约购买专利生产造币机,喜顿厂制出的数量超过355台,其中至少270台售至中国,是中国机制币设备的最大供货商。
肘动式压床的基本设计是使用一只大飞轮,装置于机体后侧地面,有多根接于轮辐上的连杆,机体上有肘节,肘节上端固定于机体,下方为放置上币模的滑块,下币模则固定于机台。肘节中有一活动式关节与主连杆相接,旋转时主连杆推动肘节,由于一端固定,滑块即向下施压。此时各连杆随同飞轮动作来操作其它如推动自动进料抱钳装置,巧妙地运用各连杆在飞轮辐不同位置的特性,使产生同步的配合效果。到20世纪初,各式蒸汽动力的机器逐渐被电动马达取代。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东西方造币方式各有其优势,相对来说,在古代浇注法能比锤打法制出更多的钱币,颇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但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中国的传统铸造法无法配合改进来适应现代的需要。因此以造币工艺角度看,铸造法早已被正规造币厂扬弃。被历史尘封后,“铸币”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钱
凡铸铜为钱以利民用,一面刊国号通宝四字,工部分司主之。凡钱通利者,
以十文抵银一分值。其大钱当五、当十,其弊便于私铸,反以害民,故中外行而
辄不行也。
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京中名水锡)居三四,此等分大略。倭
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唯北京宝源局黄钱与广东高州炉
青钱,(高州钱行盛漳泉路。)其价一文敌南直江、浙等二文。黄钱又分二等,
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妙)和炭末为之。(京炉用牛蹄
甲,未详何作用,)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
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沪扇
合,倾入模内。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一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
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
后以母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
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
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
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
开匡,则磊落百丈,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逐一摘断,
以待磨钅差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钅差,后钅差平面则逐
一为之。
凡钱高低以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
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
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
铜初化者。若琉球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
水之中,即落一钱其内。
沙模制造的古代铜钱
zt:
伯明翰厂一八九九年售至中国的印花机和广告章
所谓“铸币”乃是将金属加热熔化成流体后,浇入钱范(模型)中制成货币。东方国家古钱均以此法制作,源自中国。而关于我国历代铸钱方式,已有诸多先进著述,论之甚详,明末《天工开物》中的插画“铸钱图”即是一例。
中国的浇注法在造币时必须是高温施工,进入现代后,此法在机械化、自动化及高速化上都有困难,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而西方的造币法可在常温加工,此时优劣立见,浇注法自然被淘汰了。
西方国家古币,最早则系将琥珀金(金银合金)加热熔化,倾成小粒,再趁热用锤敲打印上图像做成打制币(hammered coins)。此法源自今土耳其西部的古国吕底亚(Lydia)。人类早期是以物易物,什么都可作为交易媒介。西方很早就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但也还是计重方式,这些替代品都可通称为货币,有各色各样的形式,使用时必须经过复杂的换算。吕底亚首先发明了用金银合金制成标准重量、以计数方式使用的“硬币”。后来西方将此种吕底亚制作、打上印记、具有各种不同重量(最小的是最大的1/96)的玩意儿称为“coin”,从此交易有了标准媒介,此乃现代硬币的起源。但随着人口成长与商业活动的增加,手工制币已难应付社会需要,尤其在制作重约30克、直径在35毫米左右的大型银币时,更需要大锤及额外人手,且模具极易损毁。
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末期,工匠开始使用机器,首先使用机械取代锤制法的是意大利。接着德、法、英等地也纷纷跟进,已有2000年历史的手工造币寿终正寝,此乃近代“机制币”之滥觞。早期主要有螺旋式压床(screw press)及辗轮式滚床(rolling mill)两种,中国采用机制币的时候,此两种方式基本上已被淘汰。发展至今,机器造币的基本程序无大改变,主要差别在于速度。讽刺的是,造币速度愈来愈快,币材却愈来愈低下,图案也愈来愈不精美。
螺旋式压床的雏型最早见于16世纪初的记载。150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艺术家用它来压制质地柔软并不需要大压力即可完成的铅质徽章,这时期螺旋式压床在造币方面通常只用于剪料。1530年另一意大利人在罗马设计了一种螺旋式压床,为教皇制出图案文字完整的金币。
造币机最早系人力操作,后逐渐改用水力或兽力操作,机器也慢慢地在改进。18世纪末英国瓦特成功发展出实用的蒸汽动力机,并与在伯明翰经营苏活工厂的包顿合作在1786年将造币机以蒸气机推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后又合伙开设以两人姓氏为名之包顿瓦特(Boultion & Watt)厂,自此机器造币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可是“工业**”中的一件大事,包顿与瓦特两人可称得上现代机器造币机之父。
19世纪初,螺旋式造币机仍是主流,然而这种螺旋式机器构造复杂,操作不易,震动与噪音皆大,且机台须庞大地基,并非一种理想的机械装置。当一位自学成功的德国工程师乌亨(Diedrich Uhlhorn)在受德国杜塞道夫造币厂委托修理造币机时,提议对机器重新设计,获得该厂同意。乌亨随即完成了首台实验性机器,并在1817年取得此种“肘动式”压床(Knuckle press)的专利,杜塞道夫造币厂在次年开始装用。由于其机器本身容易制成,主体结构铸造简单,且炼钢术的进步使肘节部分机件十分耐用,加上此型造币机生产速度快,每分钟可冲打90次,并可制作有齿边、光边、字边等设计的各种硬币,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各厂纷纷直接仿制或将其改良后进行生产,此型机器非常耐用,有些寿命能超过125年!其基本设计在问世后的百余年间都没有改变。据笔者所知,输入中国的造币机器多属此类。
肘动式压床被广为接受后,法国人对其进行了改良,由于并未开厂制造,而是委托其它厂商生产,故形式呈多种变化。1852年,伯明翰的喜顿(Ralph Heaton)因接到重整马赛造币厂的合约而购入4台造币机用以熟悉其结构。喜顿厂在1863年与德国乌亨签约购买专利生产造币机,喜顿厂制出的数量超过355台,其中至少270台售至中国,是中国机制币设备的最大供货商。
肘动式压床的基本设计是使用一只大飞轮,装置于机体后侧地面,有多根接于轮辐上的连杆,机体上有肘节,肘节上端固定于机体,下方为放置上币模的滑块,下币模则固定于机台。肘节中有一活动式关节与主连杆相接,旋转时主连杆推动肘节,由于一端固定,滑块即向下施压。此时各连杆随同飞轮动作来操作其它如推动自动进料抱钳装置,巧妙地运用各连杆在飞轮辐不同位置的特性,使产生同步的配合效果。到20世纪初,各式蒸汽动力的机器逐渐被电动马达取代。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东西方造币方式各有其优势,相对来说,在古代浇注法能比锤打法制出更多的钱币,颇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但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中国的传统铸造法无法配合改进来适应现代的需要。因此以造币工艺角度看,铸造法早已被正规造币厂扬弃。被历史尘封后,“铸币”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Coins making in Ancient Greece
Ancients Greeks used to make their coins by placing a metal mass between two stamps (moulds) carved with the scenes that would appear in each side of the coin and then they were hitting them with a hammer until the scenes were stamped on the coin. The mass was heated in order to be soft enough for the carving purposes.
The procedure started by melting the metal and then pouring it into round bars. It was then cut in disk shaped pieces which had the same diameter and the same weigh, factors which defined the value of each coin. The discs were turned to coins once having been hit by the workers in order to be stamped. Each coin was created separately thus special care was needed on the part of the worker. The moulds on which the scenes had been carved were made of bronze, iron or brass and as they faded after having transferred their carving to many coins, they had to be replaced especially in the case a large coins number would be needed. The moulds engraving must have been a pricey procedure so sometimes the old ones were copied in order to be used for next generation coins.
The mints were small buildings and the workers used the following tools; a furnace, a scale, a scorp, a punch and a pair of tongs that were used for placing the disc on the anvil where the front side mould had been placed. On other side of the coin a pinch on which the scene had been engraved, was placed. The first side was hit by the worker with a hammer so the coin was pressed from both sides thus the carving was achieved.
In the first years, there were no discs but round metal masses until the round bars were invented.
Metals abundance was necessary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ins. A small city could just trade its products in order to buy the precious metals. On the other side, the large cities like Athens needed much more metal quantities which they used to take from the mines. For example, Athens pumped it from Lavrio mine, Aegina from Sifnos mine, King Philip II from Damasteio and Paeonia while Alexander the Great took advantage of the mines located in the areas he had conquered. The Ptolemies were provided with metals from the mines of Nouvia and from Cyprus.
These are several examples of Greek coins. Many city states in Ancient Greece had their own engravings on their coins. Greek coins were made mostly of gold, silver, and bronze. Metal for the coins came from mines outside of Athens.
评:古希腊的货币材料只有金银,质地柔软,可以用钢模或青铜模具压制,而古支那的铜钱是青铜制成,质地坚硬,如果使用锻造法比较困难,而且钢模不容易制造。 钢模锻造货币效率比沙模铸造高得多,可以大批量生产,而且图案精美。 |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