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估算古代财政收入时要注意稻禾和大米的换算关系

宋明时期,田税是主要的纳税来源,基本上,一亩地的产量总是估算为一石,如果按照30分之一缴税,每亩应交三升三合半,明朝就是如此收税,但农民负担还是很重,因为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杂税包含在内,实际纳税比正税要高得多。

明朝万历时,丈量天下田亩是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每年大约可征得2400万石粮,但这个粮是原粮,也就是稻禾,不是大米。

引:

《醒贪简要录》的算法却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感觉到这份工资其实并不低:米来自稻谷,加工1044石米需要2620石稻谷。而要生产2620石的稻谷,则需要用田873亩。种田需要耕牛,按一头牛耕地50亩计算,需用牛17头。田间劳作方面的人力花费,按一个人种田15亩计算,需要57个人耕种。收割之后,农夫挑一担未脱粒的稻禾只能出4斗稻谷,所以1044石米需要6550挑。如果从田里把稻禾挑到打谷场是一里路,再回去挑也要走一里路,来回就是2里,这样算下来为了挑担就得走13100里。因此,正一品官员俸禄每月87石米看起来似乎不多,但为了这份俸禄,老百姓却不知要花费多少劳力和辛苦。光是挑担就是一个万里长征的路程,你能说这份工资少吗?

--------------------------
这部明朝的书明确指出,一石稻谷只能出四斗大米。

按照过去江南一带的缴租办法,缴租是在午前,稻股含有大量水分,称为露水稻,一旦过了正午,就打八折计算,晒成干稻后,以五折计算,因此,一石稻谷只能出五斗干稻,五斗干稻出四斗大米。

这样计算就能得出,明朝每年的粮食收入只能折算为1000万石大米,这些粮食以一两银子两石米计算,也就是500万两白银。

加上每年一百万两银子的盐税,实际上明朝的财政收入低得可怜。

万历时,张居正改革财政收入,以货币地租替代实物地租,一年财政收入不过367万两白银。

北宋时江南的稻谷产量看起来很高,平均2-3石,最高5-6石,折算下来,也就是1-2石大米。

现在的最中国经济史学家,把古代中国的粮食产量高估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亩地4-5百斤大米,每人占有粮食2000多斤,有个叫吴慧的白痴专家,就是这么算的。

1949年中国粮食平均亩产不过77公斤,浙江的产量不过是平均亩产98公斤。

由此可见,古代的粮食产量是很低的。

粮食要高产,有几个关键:种子、化肥、机灌,此外还有农药、田间管理。

古代的中国农业不具备上述任何一个要素,如何能够每亩地产几百斤大米?

古代度量衡的换算


唐朝之前是六尺为步,宋朝开始改为五尺为步,两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宋朝一尺=31.2cm,一亩地=584 平方米,明朝一尺=31.8cm,一亩地=607平方米。

宋朝一斗=6700毫升,明朝一斗=9635毫升

一升米=750克=1.5市斤估算。

宋朝亩产3石=1.2石米=120市斤=137市斤/亩
这才是宋朝江南中等水田的亩产量。

江南亩产最高6石=274市斤/亩

和现在的产量相比,不值得一提,现在的一亩水田,随随便便都是一千多斤水稻,折合大米六七百斤。

九章算术里指出,汉朝的粟斛和米斛并不一样大。

一(粟)米斛=1.62立方尺,一粟斛=2.7立方尺

显然,米斛只有粟斛的60%大,这正好是粟脱壳后成为粟米的一个折算关系。

一石粟脱壳后只有六斗小米,但都是算一石。


宋元明清时,稻米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纳税时,所有的农作物均折算为稻谷计算,亩产也是。
所以,明朝田亩虽多,但平摊产量,均按照一亩产一石稻谷计算,也就是四斗大米。

大约是29公斤大米,小麦一石二斗折算为一斗大米,所以白面粉和大米几乎等价。

当时明朝有7亿多亩耕地,每年产量折算为大米大约是2100万吨,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是350公斤。

每年纳税70万吨大米(三十取一)。


按照这个计算,明朝的粮食产量应该是很高了,绝对不会出现粮荒,但事实完全相反,饥荒时时发生,而且大面积发生。

反映出这个计算偏高,明朝的田亩并非都是耕地,而只是一种纳税单位,很多物业都折算为耕地纳税,而这些物业出产的并非都是粮食。

另外,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后,下级官员为了迎合张居正,用小弓丈量土地,造成耕地面积被高估。

因此,估算明朝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可能高过200公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